第450章 事故分析-《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2/3)页

    “我们都知道‘蓝月’的目的是多次可重复使用,所以他们在设计人员舱室时使用了内外双层结构,人员生活的那部分与着陆器之间是两个模块,这种设计既能降低使用中的震动,也可以保证人员舱室极其坚固,所以在迫降中依然完好,气密性良好,舱门还能独立打开。”

    台下的专家都点头,这种设计的确很巧妙,减小了整体着陆器外部损伤导致内部人员舱室受损的风险。

    “问题就出在这个隔层,泄露的液氧有很大一部分灌进了隔层,至少用了十几个小时才慢慢泄露完,而我们知道内外两个模块之间肯定有相当多的线束和管道连接。”

    佘院士:“你是说液氧破坏了这些管线?”

    “没错,因为处于内部且是密封状态,也是为了节省体积,这些管线被制造成了集成插头,并没有做很强的防护,在零下200度的液氧无孔不入的侵蚀下结构发生了破坏,并在发动机启动时的震颤中更加严重。

    所以实际上是这两个内外模块之间的连接发生了问题,导致内部逐渐丧失了电气系统的操纵能力,除了被特别加强的手动操纵部分,电气系统几乎全毁,外部计算机接收到的指令丧失或者混乱,这才导致处处都产生了问题。”

    这套猜测和日志基本对的上,尤其是解释了为什么压力传感器为什么一直显示有压力,因为管道被堵住以后存储在隔层里的液氧还在影响着传感器导致误判,而在下降过程中才渐渐漏干净。

    所以其实“蓝月”的压力传感器安装位置也有问题,检测冗余也有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宇航员带着问题去执行任务,这才是一切的根源。

    综合来说,蓝月的技术复杂程度比曙光三号更高,但研制时间却更短,本身就不算成熟,整个登陆任务也是急匆匆,整体来说反应的是整个阿美的航天实力变化。

    佘院士推翻了sls发射前对于naca实力的预估:原来他们已经这么勉强了啊。

    国内虽然也快,但每一项程序都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快而不赶,但这种程度却已经让naca拼了老命。

    林炬:“要不要把我们找到黑匣子的事告诉他们,没这玩意naca要找出事故原因起码得一年,搞不好直接放弃‘蓝月’的设计。”

    佘院士:“既然我们也都知道了信息,那这也可以作为筹码,有这个东西他们必须做出更多的让步才行。

    哎,当初威风凛凛的naca,转眼之间也是个进入暮年的老人了,犯了很多航天的忌讳,很多还是他们最先提出来的。”

    ……

    “山本一木,如果你再进行之前那样的危险活动,我们就要对你进行监视并不定期搜查了。”

    警务厅的特别警察给山本打开了手铐,但后者丝毫没有害怕,昂首挺胸地大步向外走。

    在外面的还有十几个和他一样陆续被释放出来的人,他们都是来接山本的。

    “嘿,伱们不能聚集在这里,马上离开!”

    井上纯二亲切地揽着山本一木的肩膀进入汽车,根本不理会警务厅的威胁。
    第(2/3)页